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 天文学博士培养环节的优化及本博课程衔接研讨会暨教学七个“1”活动教师经验分享会

  首页 / 研究 / 研究亮点与新闻 / Categories / Cover News / 正文

为优化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天文系于9月3日举办了天文学博士培养环节的优化及本博课程衔接研讨会暨教学七个“1”活动教师经验分享会。天文系1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天文系教学委员会主任茅奕主持会议。

茅奕在会上传达了清华大学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会议精神,包括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高层次人才培养要素研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等,并汇报了教学委员会对2022级天文学博士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包括完善博士生资格考试实施细则以及规范选题报告的时间。与会教师就博士生招生、职业素养培养、本科辅修学位、国际学生招生、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环节中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随后,与会教师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七个“1”活动中的感悟和经验,就自己阅读的教育学书籍发表感想,分享了自己在课程设计、教学、与学生的交流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反思。

系主任毛淑德在分享阅读教育学书籍的体会中提到,课堂上很重要的是和学生要有情感交流,教师在教书时是否爱学生是能够被学生体会到的;作业不仅仅是用于评价学生的工具,而应该成为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且充满乐趣的活动。他还提到主动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对其教学改进颇有帮助。王雪凇、冯骅、茅奕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非常重要,远胜过大而全的知识点灌输。蔡峥和黄崧则分享了对自己教学影响深远的两位师长的故事。王雪凇、黄崧、蔡峥等几位老师分享了与学生交流的体会,分别贡献了案例。除日常科研工作外,几位老师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