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天文及深空科学是主要由实测驱动的学科。观测设备的实测精度和能力的显著提高会大大促进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包括21世纪所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包括暗物质、暗能量研究,高红移宇宙,以及外行星和生命起源。这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攻克、前沿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于观测设备能力的不断提升,包括提高观测的灵敏度、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角分辨率以及拓展波段覆盖区域。这些观测设备就需要功能强大性能卓越的焦面仪器系统,包括大视场相机,波段从可见光到红外。从可见光的科学级CCD相机,分析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和宽视场光谱成像望远镜项目以及相应的科学级相机,同时基于国内望远镜建设的现状以及需求,介绍科学级CCD相机研制的关键技术以及科大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 WFST拼接式主焦相机的研制情况以及寻找地球2.0-ET凌星巡天项目拼接空间相机关键技术攻关情况。然后基于国内红外天文观测的需求,分析国内外红外望远镜的现状,从红外天光背景测量出发,介绍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的研制以及自主研制近红外相机及相关应用。
BI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研究方向光电探测技术及相关科学仪器系统。研制完成系列科学级sCMOS/CCD/红外相机,包括首个自主研制的南极科学级CCD相机;集科学成像、波前传感和导星成像三合一的墨子巡天望远镜主焦拼接相机;完成首个自主研制的红外天光背景仪并获得首个昆仑站近红外天光背景数据;国内首个K波段拼接红外相机等。相关项目获得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以及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