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10日,在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ISSI-BJ)成功举办了以“银河系热重子巡天观测”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钟红恩和来自国内外10余所高校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包括德俄联合卫星SRG/eROSITA(2019年发射)、天关卫星(即Einstein Probe,2024年发射)和即将发射的中欧联合卫星SMILE团队成员。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是天体物理学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银河系热重子是研究...
2025年6月12日下午,清华天文在物理楼W105成功举办了“清韵传薪火 作风映星空”毕业生师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天文党支部书记白雪宁主持,李惕碚院士、邹冰松院士、物理系前党委书记王青老师、物理系党委委员王晓锋老师、物理系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兼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所(后简称粒子核天体)党支部书记胡震老师,以及天文党支部、粒子核天体党支部、天文研党支部等30余名师生党员共同参加。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
5月13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清华大学天文系系主任、中国天眼FAST原首席科学家李菂受邀参会并发言。李菂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的科技创新实践。作为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凭借其领先的灵敏度优势,已发现1000余颗脉冲星,占国际同期发现总量的80%,在快速射电暴等前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他特别指出,FAST...
2025年4月1-2日,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在清华大学天文系举办题为“JWST时代近邻星系建模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来自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所的3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近邻星系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深入探讨。参会人员合影研讨会共安排16场学术报告和3场聚焦讨论,内容涵盖近邻星系的高分辨率多波段观测特征、动力学建模关键技术及流体力学模拟前沿进展。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HST、ALMA、JWST等数据在近邻星系内部结构、多相气体性...
为响应学校2030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本科生和博士生培养质量,天文系于2025年3月13日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由教学主管白雪宁老师主持,共有14位教师参会。与会教师围绕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展开了深入讨论,为今后培养高质量的天文学本科生和博士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中,各位教师明确了学科发展需求和学生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就天文实测课程的优化、本科生和博士生课程...